幼儿园开学环境布置该怎么弄?有哪位清楚?

已解决3回答321点击
  • 匿名
  • 2021-08-20 09:40

2021-08-21 04:19 已解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 最佳答案匿名
  • 2021-08-20 10:39
我认为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应具有教育的功能性大多数幼儿园不是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与教育(教材)的内容需要来考虑,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选择布置,而是本着装饰、美化的需要,根据墙壁的宽窄,自己的兴趣以及手头现有的材料来确定。室内室外的墙壁上,尽管五彩缤纷,但是,大部分内容却流于形式,只具有外在的观赏价值,缺乏墙饰所具有的教育性。而教师的墙面布置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要能配合各种保教活动的展开。如:中班在进行“马路上的车“这个主题活动时,可让孩子一起设想布置什么样的墙饰才能体现斑马线、指挥台。甚至有的孩子设计出空中环形车道,并把自己设计的苹果车、葵花车、环保车等放在环形车道上行驶。又如在布置“美丽的祖国”墙饰时,还可以让幼儿收集有关风景图、照片等资料,来一起丰富墙饰的内容。总之,教师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墙饰所具有的教育性,使幼儿感到最大的满足。
二、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应具有艺术性墙面布置是幼儿获得艺术经验的有力手段和方法,必须精心布置和以美学观点来挑选和组织墙面,并能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性、生动性、感受性和多变性。如:大班欣赏籽散文诗《落叶》后,让幼儿想象树叶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小动物捡到树时后会怎么样。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想象:小蚂蚁坐在树叶上走亲戚,小鸟把树叶当作帽子,小花猫把树叶当扇子……然后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布置在墙上。孩子们可高兴了,一起认真讲讨论和制作。活动中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提高了他们对绘画的认识,在布置墙饰时应该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机会,根据他们水平的差异布置不同的内容。在艺术欣赏中进行艺术创造。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
三、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应具有潜在性教师环境的墙面布置还应激发幼儿发问、思考的欲望,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蕴含在画面之中,使墙面布置形成一种“潜在学习的气氛”,使孩子们百看不厌,而且能不断产生观念和问题,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暗示”作用。幼儿对于通过操作能够产生变化的处于“半完成”状态的墙饰更感兴趣。所以教师要给幼儿创作留有余地。如幼儿一起创作“春天”时,开学初可只布置几个小朋友和一棵光秃秃和大树,随天气转暖,逐渐增添内容。先观察小草、柳树发芽,让幼儿动手绘制嫩绿的小草、柳枝,剪贴上墙;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小草、柳叶变化,颜色怎样从嫩绿变翠绿,继续绘画、剪贴;再引导幼儿观察花蕾、花朵,动手绘画或剪贴花儿,丰富完善画面。这幅墙饰是幼儿通过各种感观去观察春天,逐步学习认识春天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
四、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应具有参与创作性幼儿在布置墙饰的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大班布置“春天到了”的墙饰,教师先画好背景,能力弱的幼儿可撕贴柳树、桃花,或用纸团蘸色添画草地,或用棉签画上小蝌蚪。面能力强的幼儿则可制作立体的花,还可以制作立体的房子,出来活动的小动物、风筝等等。如大班孩子创设的《美丽的花》、《我爱大自然》的主题,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的布置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 1楼匿名
  • 2021-08-20 11:29
幼儿园墙面环境该如何科学布置?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说过:“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可见“环境”,对幼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儿的大部分学习活动,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进行,是一种有组织、有指导的环境教育。而幼儿园活动室和周围环境的墙面布置,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常常被认为是幼儿园的隐形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也是幼儿园物质文化的载体。走进一所好的幼儿园,人们会被里面浓浓的育人氛围所感染。幼儿园环境除了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外,还有“童趣化”。从景点的布置到墙饰、家长园地等的设计,都要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思想,使用孩子们喜欢的图案、色彩、造型,让他们置身在一个新鲜、有趣的氛围之中。许多幼儿园都用镜框将幼儿的绘画、书法作品镶嵌起来,以此装饰活动室走廊,吸引幼儿驻足欣赏。有的幼儿园科学规划学校的边边角角,添置了以“快乐”、“有趣”为特征的运动器材,让幼儿园成为孩子最乐意呆的地方。《幼儿园墙饰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这一重要原则。幼儿园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场所和环境,其中一切都是为幼儿的教育活动而准备的,所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把有利于幼儿的参与放在首位。在环境创设中重要的便是墙面的布置。但当前幼儿园的墙面布置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童话故事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少。
二、形式化的内容多、联系教育(教材)的内容少。
三、旧的传统内容多、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少。四,孤立形式内容多,情节形式内容少。
五、教师设置的内容多,幼儿参与设置内容少。
六、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现象普遍存在。
七、墙饰布置的形式比较单调。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 2楼匿名
  • 2021-08-20 11:07
我认为还应遵循下述几个原则。 
一、做到“序、美、趣、意” 环境指幼儿在其中活动的场所,它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要使环境和活动材料对幼儿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就应做到“序、美、趣、意”。序,就是指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动静有序。 美,指环境的布置要美观、和谐。 趣,是指环境和材料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的去感受、探究。如布置有趣的谜语、儿歌、小故事、连环画等。 意,是指环境和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使幼儿在感知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受到正面的影响,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与教育任务、内容相结合 幼儿的语言、思维、情感是在感知、内部整合、表达这三类基本心理活动的有机结合中不断得到发展的。因此,幼儿园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除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应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外,还应当使环境的布置合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教育的任务、内容相结合,促进幼儿语言、思维、情感和动作的发展。 
三、适应、满足幼儿活动的个别差异 在环境布置和投放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环境和材料要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环境和材料。 
四、注意发挥、塑造幼儿的“三性” 要使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材料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满足幼儿动手操作需要 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其积累知识经验、丰富事物表现的主要途径。因此,为幼儿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