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照片墙可以怎么做?哪位了解?
已解决3回答360点击
2021-08-20 18:06 已解决
幼儿园冬天环境应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幼儿的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往往善于使用已有经验去理解未知的事物。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教搜索育活动源于幼儿生活。由此看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从“促进幼儿发展”着眼,积极创设环境,这是创设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提供有关冬天的情景和材料,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创设适合幼儿需求的冬天环境做基础。例如,我在给中班班上“冬天来了”的主题活动时,上到怎样取暖时,有一位幼儿说“我有手套,是妈妈买的,戴起来可暖和了。”另一幼儿接着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手套上有Kitty,我很喜欢。”一个接一个的说起了保暖工具。于是,我给幼儿投放了各种保暖用具模型、绘画成品,引导幼儿观察成品的颜色、花纹、特点等,激起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然后,投放彩色卡纸、彩色亮片、剪刀、胶带、彩笔、布等,供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保暖用具。最后,将幼儿的一件件保暖用具成品布置成“可爱保暖用具”主题墙饰,使幼儿亲自参与冬天主题墙饰的布置,使幼儿真正成为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主人。又如,在冬天的一个上午,我们幼儿园到操场做早操,发现有几个大班的幼儿在争执,我过去了解情况,才知道,这几个小家伙,个个都说自己不怕冷,有的说一大去跑步,有的说没戴手套堆雪人,有的说去溜小狗,……既然幼儿不怕冷,那为何不给孩子提供一个表现自己不冷的机会呢!于是,说干就干,让幼儿以“不怕冷的冬天”为主题布置教室环境。我给幼儿投放画纸、白纸、油画棒、胶水、剪刀、彩笔等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画一棵没有树叶的树,小朋友在冬天的早晨跑步、在雪天拍皮球、穿着棉袄跳绳、揉纸做雪人等,然后再将幼儿的作品一起贴在教室的主题墙上。期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说话”“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由于其中的重点,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如:小班“我的家”主题墙饰: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肯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教师在环境创设上充分考量到这一点,于是在活动室的墙上,布置了“我的妈妈”墙饰。瞧,“妈妈”的眼睛多漂亮,脸上还带着笑,仿佛在说:“宝宝别害怕,妈妈在这儿呢!每当孩子们想家想妈妈了,都会看这面墙,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一样。此外,还特别布置了一面互动墙――“我的家”:幼儿与爸爸、妈妈等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照片。对那些有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教师会指着墙面的照片说“宝宝真漂亮,笑得多甜、多开心呀!”,从而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教师用心去体会幼儿走出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在环境创设中努力激起幼儿对班级多一分牵挂,多一点来园的愿望。教师在墙面环境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把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借助环境去表达,使幼儿如沐春风,如润春雨。由此可见,教师在选取环境中墙饰的内容时更多的考量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例如,选取一些常规及良好习惯的培养的内容张贴在相应的墙上提示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自己对照,并且同伴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并且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如可以在活动室放玩具的墙上,张贴一些有关玩具要轻拿轻放、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等的内容等等诸如此类体现生活板块教育的环境创设内容。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一、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之中,体现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环境创设能将抽象的课程实际化、情绪化,方便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激发幼儿活动动机,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实行良好的师幼互动。主题墙的创设要一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由此看来我们在课程编制中,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实施过程。例如:在开展“我爱幼儿园”主题教育时,依照幼儿不同年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小班幼儿可以感受喜欢幼儿园,在幼儿园学习的快乐;中班幼儿可以想想自己与幼儿园的联系,感受爱自己的幼儿园;而大班幼儿则可以思考,可以为幼儿园做哪些事情。
二、重视环境创设过程,体现课程环境的动态性课程环境的动态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依照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主题墙的创设不是简单的图片展或是文字展,而是要动静结合。例如,在开展以季节为主题的活动时,除了简单的图片,采集各种叶子粘贴图像,或者收集季节性的特色蔬菜水果等也是一大方式。在进行的同时,又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当然,家园合作是不能缺少的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