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工艺上减少熟料游离钙含量及其危害
已解决1回答154点击
-
悬赏20积分
匿名
-
2021-08-19 07:15
2021-08-19 17:59 已解决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造成f-CaO含量高的原因主要有:
(1)配料不当,石灰饱和系数KH或硅率SM过高,或者与同类厂相比,KH并不显得很高,但因该厂生产条件较差,操作和管理水平不高,也会导致f-CaO含量高。
(2)生料(包括黑生料中的煤)配比不准确、不均匀;煤的成分突然变化而配料未能及时调整;煤的颗粒过大。
(3)生料配料控制方法落后,采用钙铁控制,即只控制出磨生料的CaO和Fe2O3,而不考虑SiO2和Al2O3的变化。如果原料中特别是石灰石中的SiO2和Al2O3含量有所波动,即使出磨生料的CaO和Fe2O3百分百合格,也会引起出磨生料率值的有很大变化,影响窑的煅烧,从而使f-CaO含量增加。
(4) 生料细度太粗而粗粒子过大。
(5)煅烧温度不够高或者物料在烧成带停留时间太短,使C2S吸收f-CaO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不充分。
(6) 熟料冷却速度太慢,产生二次f-CaO。
(7)原料易烧性不好,石灰石结晶硅和粘土含砂量太高,使固相反应难以完成,增加了f-CaO含量。
(8) 窑的结构原因或窑煅烧操作不当,引起f-CaO增加。
对已生产出来的含f-CaO较多导致安定性不良的熟料,可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减轻它对水泥质量的危害。
(1) 加入适量的混合材共同磨制水泥。
(2)陈化。即将熟料存放一段时间,或往熟料上喷洒适量的水或掺入适当的湿混合材,使熟料中的f-CaO得以部分消解后,再磨制水泥。
(3)把f-CaO较少的好熟料和含f-CaO较多的较差熟料分堆存放,搭配入磨,即进行所谓的熟料搭配均化。
(4)水泥磨得更细些,因为细小的f-CaO晶体水化速度更快,从而减少它对已硬化的水泥石的破坏作用。煤的细度对燃烧的影响及控制范围
煤粉细度粗燃烧速度慢,容易出现机械不完全燃烧;但煤粉磨得太细时,粉磨能耗增高,燃烧时易发生化学不完全燃烧,粉磨和贮存过程中易发生自燃和爆炸。合适的煤粉细度,在旋窑中,可提高火焰温度,并保持一定的火焰长度,有利于熟料的煅烧;在立窑中,可保持合理的燃烧速度,使高温带有适当的高温和长度(指在配煤量合适的条件下),对底火层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我国旋窑水泥厂的煤粉细度多控制在0.080mm方孔筛筛余8%~16%。挥发份高或灰分低的煤磨得粗些;反之,则磨得细些。对立窑厂而言,采用全黑生料法生产时,为防止煤粉过细时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可采用煤、料分别粉磨法,把煤粉适当磨粗些(可取<lmm或稍粗),入窑前再把煤料均匀混合;采用半黑生料法生产时,外加煤的细度可选<2mm(煤的挥发份较高、灰份较低时,或外加煤量在用煤总量中的比例少于20%时,可放宽为<3mm),其中85%以上应<lmm;采用白生料法时,外加煤的粒度可控制在lmm以下,若煤的挥发份较高、灰份较低,煤的粒度可放宽为<2mm,但lmm以下者应达85%以上。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