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异型材新老国标有关型材焊接强度检验方法有哪些区别?
已解决1回答225点击
-
悬赏70积分
匿名
-
2021-08-19 07:18
2021-08-19 14:32 已解决
GB/T8814-2004门、窗末增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国家标准,新增主型材可焊检验指标,取代了门窗“原国标”中角强度指标。塑料异型材新老标准中主型材可焊性指标与主型材角强度指标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检测方法不同,角强度检测是将试件在18~28°C的不环境中存放16小时,将试件放在压力机下,试件下部放好垫块,使试件受力均匀,在同样温度条件下,以(50±5)mm/min的加荷速度进行试验,测定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及试件破坏情况。以五个试件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直接作为衡量型材角强度的“度量值”,不用进行计算。指标为平均值不低于3000N最小什不低于平均值的70%其采用固定木垫块支撑检验,试件应力中心无法自动调整,在静压力作用下,测定的强度值离散性很大,有时在同一焊接试件测定的数据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达2000N以上(也可能与型材本身质量不稳定有关)。主型材可焊性检测是将试件底部锯成45°切口,两型材焊接后不清理焊缝,只清理90°角的外缘,两中心线距离(400±2)m m,并将试样两端放在活动的支撑座上,用测量范围为0~20KN的角强度测定仪,以(50±5)mm/min加荷速度对试件焊角或T型接头施加压力,直至断裂为止,记录试件受压弯曲断裂的最大力值Fc,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受压变曲应力Qt,以受压弯曲应田力Qt作为衡量型材可焊性的“度量值”。指标为焊角的平均应力≥35N/m㎡○,每个单项值≥30N/m㎡。其采用用活动支撑座检验,试件在静压力作用下,能自动调整应力中心,测定的受力弯曲最大力值离散性较小,比较真实;二是两者表达的定义不同,焊角强度指标反映的是试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总荷载,其值大小与受力试件应力方向的截面形状与面积相关,并不代表受力试件承受的单位荷载。受压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中,分子部分表示试件的弯矩,取决于试件长度与荷载,标志一定长度的试件所能承受的线性荷载。分母部分表示试件的抵抗矩,取决于截面应力方向惯性矩与中性轴到截面边缘距离的比值。受压弯曲应力Q t的值已涵盖了试件截面壁厚、结构与规格,能真实地体现试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单位荷载。因此采用可焊性检测方法更具科学、公证、合理性。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