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懂得1米6过道如何装修?谁提供下?
已解决4回答392点击
2021-08-19 21:05 已解决
大家都知道装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装修繁琐的事情很多,是很让人头疼的,过道常常让人觉得狭长,单调有些局促。如何让它变得宽敞明亮,增加行进之中的乐趣,又能很好的连接两个空间,这是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过道怎么装修比较好,可以参照看看的。
1.过道天花板:装饰过道天花板要考量亮度,可多用浅色调墙纸或涂料。
2.过道地面:过道地面要着眼于耐磨及经常清洗的特点,多铺红色地砖或大理石,使用地毯也未尝不可。
3.过道边墙:在面积稍大的一边墙上,安贴一块较阔的茶镜玻璃,镜面四周用银白色的铝合金条镶框,下方墙脚处放置盆景或花卉予以衬托。
4.假如茶镜能反衬出室外的树木等景色,则有借墙为镜,引进空间的良好效用,上下内外相映生辉。倘若过道较宽,可在一侧墙面安装内有多层架板的玻璃吊柜,放些纪念品等物,张贴几幅尺度适宜的金属画,更能增添文明雅静的气息。以上关于过道怎么装修就介绍到这,这边友情提示一下:尽量防止狭长感和沉闷感。家里的走廊吊顶只要在装修设计上经过一些处理,不仅能改变走廊给人的一种压迫感,并且还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使家更孕育着丰富的内涵和生活的色彩.。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1.5-1.6米,主要是画的位置,沙发后可以挂的高一些,过道处应该放在适合的位置,便于欣赏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新房过道太长装修
一:墙面装饰“缩短”过道设计师因墙制宜,把与过道连接的墙面做成木质装饰墙,再添加一个装饰层架,摆上业主喜爱的工艺品,过道马上变得生动起来。设计师还在过道的尽头设计了一个半圆形搁架,配合墙面的长条型灯带,这样人的视线就被吸引,视觉上忽略了过道的狭长。灯光设计的独到之处也是本方案的亮点。设计师抛弃传统过道吸顶灯的设计手法,只在吊顶的左侧预留灯槽,这样不但能满足照明的需要,并且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让过道空间有了灵动的气息。新房过道太长装修
二:玻璃墙面增加采光有些户型朝向较差,采光不佳,显得较为阴暗。这种户型可以通过改造墙面来弥补。比如过道与书房之间的墙面换成玻璃墙,镶嵌上暗花纹路的玻璃,既可增强空间的装饰性,又能起到延伸视觉空间的作用,让过道显得比较宽敞。另外,玻璃墙面的透光性还能增加过道的采光,一举两得。如何让狭窄、单调的过道产生动感?设计师依照整体风格在吊顶上装饰了几个红色窗花,并在过道墙面上挂了两幅字画,使单调的过道顿时充满文化气息。新房过道太长装修
三:弧形吊顶活跃氛围假如户型的过道比较窄长,过道顶上两边有压下来横梁,这可以通过吊顶来弱化过道较长的缺点。依照个人喜好,可以设计不同造型的吊顶。本方案中,设计师设计的吊顶带有半圆造型,几个顶面涂上蓝色的乳胶漆,与白色的吊顶及墙面搭配,清新自然。吊顶半圆造型内安装的隐藏式灯带及三盏射灯,可以依照业主的需要而独立打开,解决了过道阴暗的缺陷。设计这种造型独特的吊顶,可以让过道空间活跃起来,更有动感和立体感,让人从视觉上忽略过道的狭长。设计师建议
1、过道设计中,切勿造成空间浪费,要尽量把过道的空间使用率放到最大。
2、过道假如有梁,可以用吊顶来消除,吊顶以横向为佳。另外,吊顶时还要考量灯光的设计应与吊顶相协调。
3、过道地面的地砖花纹最好横向排布,若铺木地板,木纹也要横向铺设。
4、过道地面应该耐磨易清洗,可以多铺红色地砖或大理石,家中如有老人和小孩,还应关注防滑。分享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1、过道宽度要求:单面过道1.55米以上,双面过道在1.8米以上,建议做到1.89~1.98米;
2、过道吊顶后层高为2.5米~2.6米,顶棚尽量不要做得太复杂,移动和联通的信号增强设备不要采用吸顶外露式,考量放置在顶棚内部,过道的监控探头也尽量做成隐蔽式;
3、客房过道要考量设置中央空调风口;
4、过道灯光要柔和并且没有眩光,亮度适合但应该要保证监控画面清晰。建议采用壁光或墙边光反射照明,在门的上方最好设计一个开门灯,方便客人;
5、过道尽量不要选用浅色的地毯,要考量耐脏耐用;
6、过道墙边的踢脚线可以适当地做高一些,20㎝高度上下,以免行李推车的边撞到墙纸;
7、过道转角处墙壁阳角装饰时考量内嵌铝合金防撞条或外贴木质防撞条;
8、过道每隔10米在墙壁上距地875px处考量设计一不间断电源插座,供员工做卫生用;
9、过道管道井:①最好设计成纵向形式,以便卫生间内的分区布置;②管道井门考量装修成可活动的壁嵌式,顶部设置两只射灯,面上张贴装饰品或画,将管道井门装饰成一艺术品;③若管道井为贯通式,则管井门应采用防火门;
10、设计中尽可能做到过道两侧的客房门不要正对;
11、过道装修可张贴墙纸或刷漆或考量其他材料,尽量不采用局部镜面及玻璃;
12、客房门入口处墙壁上需考量设置请勿打扰、门铃、请稍候、请即打扫、插电显示(以方便服务员知道房间有无人)等功能;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