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一下面是过道有其他的说法吗?谁能给点建议?
已解决4回答215点击
2021-08-20 11:14 已解决
题主好,实际上现在的新房的过道大部分是按照适合的规定所设计的,现在我也搜罗了一下相关规定,供亲参照: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通常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0m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量到砖混建筑中,0.24m墙,1.2m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量的。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通常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依照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通常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防止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期望能对亲有用。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通常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依照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通常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防止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通常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0m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量到砖混建筑中,0.24m墙,1.2m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量的。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通常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依照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通常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防止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通常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依照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通常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防止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我们把过道的总高分成下面四个部分:①结构高度;②设备管线高度,通常在0.6m上下,视风管的截面、布置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动喷淋水管的安排而定;③平顶的构造高度,通常0.05m即可;④净高,这是设计者要认真把握的尺寸,它是决定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有时会遇到为了尽量减小层高,将走道净高压缩到2.10m,这恐怕是最小的高度了。顺便提一句,这么低的吊顶,其质地必需十分精细、否则会有压抑感,过长走道遇此情况,还要从平面上加以宽窄相间的变化处理,以免既压头又单调。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